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北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组成和首都经济发展的骨干国企,要更加自觉地从“国之大者”的高度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所处的历史方位、独特优势和重大机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坐标”中找准定位,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中强化使命担当,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建设成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一、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努力在勇担现代化产业使命上实现更大突破
实体经济关系国家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国家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没有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GDP贡献占比已经突破10%,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带动性强,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强调“我们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北汽集团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以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牢牢守住汽车产业主责主业,将资源向整车主业集中、向新能源领域集中、向自主品牌集中,不断加大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引领作用。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坚持“造好车、卖好车”,更加注重提升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品牌价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做强做优做大,在做强做优做大中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发挥好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积极构建首都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紧紧围绕“将首都创新势能转变为产业发展动能”这个课题,充分发挥实体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打通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链条,推动产业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群体跃进,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推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紧紧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等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整车企业“链主”作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二、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更大突破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征程上,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全球发展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只有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创新这招“先手棋”,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优势,形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
北汽集团始终坚持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核心竞争力打造,积极布局关键技术、核心能力、战略资源等重点项目,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变革,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一是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作为国有企业,北汽集团义不容辞当好汽车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排头兵,勇于走“最难走的路”、抢占“最高的山头”、攻克“最坚固的堡垒”,解决好汽车芯片等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努力占据产业战略制高点,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二是勇于引领产业变革。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转型已成共识,智能化转型加速发展。随着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技术路线层出不穷,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技术路线下的产业链联盟竞争。北汽集团把握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持续发力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新兴领域,充分发挥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作用,集成应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努力让更多创新成果顺利跨越“死亡谷”,实现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三是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北汽集团紧盯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基于自身现有的产业基础、产业要素和产业生态,通过需求牵引、项目组织、产业支撑,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在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现更大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进一步聚焦自主品牌,努力在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上实现更大突破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北汽集团必须紧紧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让现代化成果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近年,我国汽车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十分之一,已成为百姓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品牌造车是一场马拉松式长跑,在解决上半场“有没有”的问题之后,北汽集团直面下半场“好不好”的问题,秉承“立志为国造好车”的初心,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自主品牌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到有市场有销量,关键在于用户洞察能力。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要精准识别用户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找对细分市场和目标用户,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差异化造出有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车。推进管理创新,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二是做到有品质有口碑,关键在于品质把控能力。坚持以用户满意度为中心,紧紧围绕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关键,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跃升。既要重点解决新能源产品的当前质量短板,又要加大全固态电池、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等下一代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以颠覆式创新为用户提供极致的品质体验。三是做到有规模有利润,关键在于成本控制能力。坚持以用户价值感为中心,必须通过成本控制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美、高性价比的产品,让新能源汽车上量上规模。立足平台化和模块化,做精做透车型,以规模效应实现降本;立足企业经营素养,狠抓“跑冒滴漏”问题,以精益管理实现降本;立足核心技术自研,做到重点成本领域“白盒化”,推动技术方案迭代升级。四是做到有宣传有品牌,关键在于营销服务能力。坚持以用户体验感为中心,所有营销服务必须立足用户口碑,紧紧围绕用户痛点的有效解决、用户感知的有效触达、用户体验的极致提升来投入和展开。立足新时代国企的独特标签,以创新、品质、服务为重点,讲好国企高质量发展故事,树立新时代中国自主品牌形象,推动消费者产生信任共鸣的品牌情感。
四、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努力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更大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还体现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唯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对国有企业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北汽集团坚决落实好“两个一以贯之”,对照世界一流企业,以较真碰硬的改革力度,改变一切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和事,坚定不移推动管理机制持续优化,加快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守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个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持续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不断完善使党的领导同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结合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政治思想水平和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科技创新等能力。二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紧紧围绕全要素生产率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国企改革各项部署走深走实。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突出企业价值创造的市场化目标,切实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完善市场化选聘机制,探索积极稳妥的员工转型渠道和员工市场化退出方式,切实做到员工能进能出。深化薪酬分配市场化改革,健全差异化薪酬和业绩考核机制,切实做到收入能高能低。紧紧围绕失管失控失察问题的解决,形成责权利统一、上下贯通、充分联动的一致性管理体系。三是,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生产关系,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北汽集团顺应全球科研范式变革趋势,加快布局算法、算力和数据要素,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产业的创新效率和变革速度。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组织,跨行业、多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以多学科融合创新实现原创技术突破。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职能,紧紧围绕构建创新资本,加快创新资产的集聚和沉淀,促进各类先进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中。建立健全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和市场应用,更好地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五、进一步推动开放合作,努力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上实现更大突破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
北汽集团紧紧抓住产业要素循环这个“牛鼻子”,深度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更加齐全的产业集群、更为畅通的循环体系,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汽集团主动布局京津冀地区,区域内拥有超210家下属企业、600余家主要配套供应商,以开放合作拉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北汽集团联合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等63家会员单位发起成立了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以“服务京津冀产业协同,服务行业、产业、企业”为宗旨,发挥资源型组织、枢纽型平台、生态型智库、孵化型机构作用,搭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京津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未来,北汽集团将更好地发挥整车企业“链主”作用,以重点骨干企业产业布局为抓手,积极构建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快形成“梯次联动、优势互补”的创新链、产业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助力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二是推动国际化开放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北汽集团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先发优势,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顺应国际科技合作大趋势,增强全球科技创新成果的资源配置能力,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坚持“以我为主,互利共赢”,积极探索汽车行业后合资时代新模式,以创新链、产业链本土化运营为目标,推动合资双方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抓住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时机,加快国际市场开拓步伐,加大海外销售网络布局和市场推广力度,让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扬帆出海、叫响全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