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双碳”行动积极践行者 2023年8月15日,伴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白,京能集团“党建+双碳”绿色建筑联盟成立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礼仪组,准备上场……”“音响老师,话筒声音再调大一些……”“注意大屏幕背景切换……”台前流程顺畅、气氛热烈,台后却是一片忙碌景象,负责统筹指挥的正是京能集团所属京能置业党群工作部的史晓静。她既是本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京能置业开展“党建+双碳”行动的积极践行者。活动现场节奏紧凑、气氛热烈,安下心来的史晓静终于能歇一歇,思绪也回到了刚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晓静 新闻 2024年12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爱的“马拉松” “因为被长辈们毫无保留地爱着,所以选择为他们的晚年幸福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京能集团所属北京康养颐寿轩康养展览路项目护理主管郭苏霈说。步入养老行业 是爱的反哺小时候的郭苏霈是姥姥姥爷带大的。二老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照顾,让她的生活充满了爱。“因为他们的关系,我也比较喜欢跟老人们接触。”郭苏霈说。上高一时,郭苏霈的姥爷与爷爷相继离世,爷爷因脑梗导致偏瘫,走得很痛苦。“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立志学习康复治疗,为更多老人提供服务,让他们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郭苏霈说。 新闻 2024年12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当好兵头将尾 用心服务一线 李国华是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四车间张仪村场站的一名工会小组长。他所在的四车间张仪村场站共承担着公交集团40余条线路、700余部公交车的维修保养任务。为做好车辆技术保障工作,李国华充分发挥“兵头将尾”作用,用心服务运营一线。李国华利用班前会要求组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把满足运营一线需求放在首位,把确保车安车质落实到每个工作细节。当车辆进保后,李国华叮嘱职工“熄火断电拉手刹,挂牌打掩支木马”,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新闻 2024年04月16日 1 点赞 0 评论 101 浏览
扎根电气一线的“李专家” 在金隅鼎鑫一分公司,提起李聚忠,人人都竖起大拇指。作为一名电气技术员,他一直保持着对技术钻研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为解决电气设备各种疑难杂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李聚忠聚焦破解突出瓶颈,将服务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因技能水平过硬,被同事们称为“李专家”。李聚忠2002年7月加入金隅鼎鑫,从事电气专业工作。加入公司以来,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很快成长为部门的技术骨干。积极投身设备技改工作,先后组织参与公司破碎机高压电机技改提升 新闻 2024年04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103 浏览
“饰界榜样”夏永吉 “项目的品质体现在施工的每个环节,只有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才能造就高品质工程。”中建二局装饰公司上海分公司安全总监夏永吉说。夏永吉是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今年36岁,党龄13年。自2012年大学毕业进入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南京上坊保障房工程、上海迪士尼乐园、昆山万达广场项目、海南海花岛项目、北京环球影城项目、上海临港未来城项目、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项目,履历丰,经验多,能力强。他扎根在一个个项目上,用执着坚守初心,用专业赢得尊重 企业 2024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匠心筑起“钢筋铁骨” 42岁的邹建磊是钢结构施工领域的一员“老将”。自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建造师”、全国钢结构工程“优秀建造师”、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用匠心为一座座建筑精品筑起“钢筋铁骨”。2013年,邹建磊担任北京世界葡萄博览园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的项目经理。对于一直专注于技术的他来说,这是职业生涯中的一项重大挑战,更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为了确保工程高效高质量完成,邹建磊以工地为家 企业 2023年09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152 浏览
用智慧供热守护“温暖约定” 眼下是“冬病夏治”的关键时刻,设备保养、检修维护、技术改造、管网建设等工作都是在停暖季完成的。热力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和市民之间的“温暖约定”。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工程设计公司总工程师石英正在为下一个供热季准备着。作为北京市城管委和北京热力智慧供热专班核心成员、公司智慧供热项目牵头人,石英已在热力行业深耕了24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到业内精英,她在这条路上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无私奉献,是大家眼中不知疲倦的“拼命三娘”,也是能打胜仗的“石木兰”,她是“京能工匠”获得者。 企业 2023年08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3 浏览
5年清水混凝土研究 从“小白”到专家 从对清水混凝土一知半解,到能够辅导一名硕士研究生完成该领域的SCI论文,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清水混凝土技术负责人孟煜童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这5年,对孟煜童来说可以说是跨越式发展。1992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经是行业内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成为企业在该领域开疆拓土的重要力量之一。一份作业指导书2017年,内蒙古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孟煜童来到北京建工三建公司。“干结构、搞项目、盯现场”似乎孟煜童的职业生涯已经确定了。从业前两年,因为在工程上对技术管理的思路清晰,同时自身注重科研和技术创新 企业 2023年07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61 浏览
“跋山涉水”的建筑数字资产管理师 “未来的建设行业,聚焦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我们作为测量领域的从业者更要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打牢根基。”2023年“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测量中心总工程师苏中帅这样理解自己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位置。站在行业前端思考本职工作是苏中帅多年养成的习惯,特别是经历了诸多北京市乃至国家级重点工程历练的他对数字化转型有着自己的笃定。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的苏中帅2013年来到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成为一名测量技术员。对这个行业,苏中帅觉得可以用“跋山涉水”来形容 企业 2023年07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31 浏览
十年坚守终成塔吊行业佼佼者 身小力薄,这是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分公司塔吊司机王超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建筑业的从业者,1990年出生的王超闯出了自己一片天,成为所从事行业的全国比赛冠军,今年他又获评“北京大工匠”。之所以选择建筑行业,王超坦言是为了解决家庭困难。可初到建筑工地的他,因为身小力薄,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当他抬头看到高高的塔吊时,萌生了当一名塔吊司机的想法。第一次爬塔吊的他,刚爬到一半时就有些力不从心,可咬牙是他唯一的选择,也正是这次坚持让他走上了与塔吊为伴的职业生涯。 企业 2023年07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06 浏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